确保“问题跑道”安然无虞从2015年开始,“问题跑道”在中国多个城市爆发,2016年6月,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部署开展塑胶跑道专项整治工作。2016年11月30日,国家标准委将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国家标准计划下达教育部天博,请教育部组织主要起草单位,按时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。2018年5月7日,塑胶跑道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6246-2018 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正式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批准公示。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夕,2018年10月17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》,从切实提高站位、加强宣传贯彻力度、健全长效监管机制、注重加强督导检查四个方面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求,力求确保中小学校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。
“问题跑道”的问题并非近期才有,早在2003年,社会上就出现过针对塑胶跑道是否有毒的争议,有专家呼吁尽快采取行动终止在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。然而,塑胶跑道本身具有实用性和便利性,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学校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来开展,争先恐后建起了塑胶跑道。而跑道的安全性却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,导致一些不合格甚至有毒的跑道混入校园,隐患不断累积,直至导致今天问题集中爆发的局面。
首先,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旧国标的检测标准缺乏严格性和强制性。于2005年制定的旧国标《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: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GB/T 19851.11-2005对于塑胶跑道的检测,只有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,其侧重点为一些物理性能参数,而反映有机物释放的参数并未纳入检测标准。这就是为什么学校给出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是合格的,学生身体却出现一些疑似不良症状的原因。跑道的材料只是在特定检测项目中合格,而引起人不适的因素,可能并不在这些检测项目中。国标中的GB/T,意为“推荐标准”,并非强制性标准,这也让问题企业有了可乘之机。
针对旧国标的问题,GB 36246-2018 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,业内俗称的塑胶跑道新国标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,相比旧国标增加了厚度要求、物理性能、无机填料含量要求、防滑胶粒高聚物含量要求、面层成品有害物质限量、非固体和固体原料有害物质限量等内容,对校园塑胶跑道建设中可能产生的18种有害物质的限定做出了规定,并按照家装标准对建成后的跑道挥发性有机物限量做出了限定。此外,新国标的亮点在于其增加了强制性,即从国家“推荐标准”变为了“强制标准”,等于给国标戴上了“金箍”。对于生产塑胶跑道的企业而言,那些没有核心科技优势、对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两个重点无法把控的企业,将被行业淘汰。而建立了相关核心竞争力的责任企业,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推动行业内部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其次,在标准提升的基础上,不可忽视的是实践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。在新国标已经实施的2019年开年,浙江三门再爆“问题跑道”事件,虽然因为事件肇始于2018年9月份,涉及到新旧国际的认定衔接问题,但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相关采购者、监督者、使用者的主体责任。各地在对塑胶跑道招标采购的过程中,存在中间商过度介入的问题,层层转包和低价中标的行为屡见不鲜,一些徇私舞弊、吃拿卡要等行为直接造成了部分场地设施不符合质量标准,最终危害在校学生身体健康。这也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》,要求健全长效监管机制、注重加强督导检查的原因所在。
针对实践中的问题,加强监管势在必行。第一,主管部门应在工程招标、资质审核、跑道设计施工维护等全过程加强公开透明度,并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,做到“多双眼睛紧盯,出了事严处罚”、“谁生产谁负责”。第二,加大处罚力度。发现“问题跑道”,不仅要及时拆除,还要倒查责任;不仅要追究学校的责任,对承担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,也必须予以深究,若其中存在利益勾兑等违法违纪行为,更须一追到底。相关部门应当丰富实施细则、惩处条例等,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对“问题跑道”事件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、巨额罚款乃至入刑,增大违犯标准的成本。第三,推行常态化定期监测机制,明确跑道必须定期通过监测评估,推行“年检”合格机制,以规避某些特殊手段带来的一时合格情形,确保跑道真正长期持久无害。